我本無恙, 只因念你成疾, 可你不言不語。 >>>更多美文:自創詩
- Oct 28 Mon 2024 11:56
淺秋
- Oct 21 Mon 2024 19:53
失去了,就回不來了
在我們北方,入夏,才能滿眼滴翠。山綠了,水清了,各種昆蟲出生了。各色飛舞的蝴蝶在春夏之交到處閑逛,河邊,有成群的白蝴蝶伸出長長的喙喝水;花椒樹上,黃色的鳳蝶翩翩起舞;渾身長刺兒的大薊開出紅色的花,立即有桔色的蛺蝶吸食花蜜;白菜花一開,一種小白粉蝶就早早過來賞花。我們孩童早就準備了各種工具,捉蝴蝶。然而,卻總是在眼看到手的時候又讓它們溜之大吉。偶爾捉到一只,還有可能在拴線的時候一不小心被跑掉,那叫一個氣! 大人們并不反對我們捉蝴蝶,還鼓勵捉,尤其是在園子里飛舞在小白粉蝶。說它可不是個好東西,過幾天小白菜上的小青蟲,就是它下的籽兒。花椒樹上那個大綠蟲,就是那個“黃大燕”(花椒鳳蝶)下的籽兒。所有蝴蝶都不是好玩意兒,山上那些毛毛蟲就是它們的后代!啊?我們真是不敢相信。一兩年后,通過觀察,我們才確信無疑。 有時在玩耍時看到柴火上有一個很小的像雞蛋殼一樣的東西,就撅下來去向大人請教,大人說這是洋剌子做的窩。它們躲在里面一個冬天,就會變成會飛的蝴蝶,然后把籽兒下在樹葉上,之后就變成洋剌子。你們上山玩兒在時候千萬要躲著點兒,要是被剌到,會讓你疼個半死。 可是,當我們上山玩耍或挖藥材的時候,就將大人的警告忘到八溝去了。被洋剌子剌到那是常有的事。其實即使不忘,也是防不勝防,洋剌子都在葉子的背面,很難發現。 洋剌子是一種渾身長滿刺毛,帶有黃綠相間條紋的蟲子,看著就十分可怕。它趴在樹葉的背面,吃著嫩葉,一不小心,就會被它剌到。有時,你在樹窠子里一過,突然胳膊上就會火燒火燎地刺痛,還奇癢無比,鉆心的難受,肯定就是被洋剌子剌了。它身上的刺毛毒性很大,人的皮膚一接觸,立即中招。如果你用手撓,結果更糟,不但疼痛更甚,面積還會擴大,而且疼的鉆心,那滋味,難以形容,簡直生不如死。 忍痛回到家里,也沒什么好辦法,大人端來大醬,在痛癢的地方抹上,立即火燒火燎,鉆心地痛癢,難受地原地打轉。大約半小時左右才會稍稍緩解。大醬干了自然脫落,但被剌的地方不能碰,一碰,就疼個半死,要過四五天才能好。去醫院?沒錢不說,醫生也沒轍。 醫生沒轍,老農有轍。這“轍”,絕對出乎你的想象,且要在被剌的地方即時解決。只是這“轍”,拿捏不好,不但無效,反而會雪上加霜。想知道嗎?且聽我細細道來。 當你走過一棵小樹,突然感到被洋剌子剌到了,你要立即停下腳步,將剌你的洋剌子找到,如果洋剌子太小,你要擴大搜索范圍,盡量找個大洋剌子,雖然不是它剌的你,也只好讓它充當替罪羊。 將這個大洋剌子用右手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下來,放在左手手心里,此時不要害怕,手指肚和手心因為沒有汗毛孔,洋剌子的毒素無法入侵,你的手不會疼。將洋剌子的肚子朝上,用指甲或樹枝把它弄破,待流出汁液,再用手捏起這個倒霉的洋剌子,把汁液滴到被剌的皮膚上,用干凈的手指抹勻,疼痛立解!你說神奇不?我用這種辦法為自己和小伙伴們療傷,屢試不爽。可是千萬不要忘乎所以,你手里捏的可是個毒物,弄不好二次被剌,可別怨我沒提醒你喲! 夏天,滿眼青翠,正是游山玩水的大好時光。然而,綠樹成蔭里,也是危機四伏。小時候上山,有三怕,一怕蛇,二怕馬蜂,三怕洋剌子。現在,人們夏季出游,一定要防這三種毒物,如果不幸遭遇了洋剌子,不妨用我告訴你的方法一試。現在有人發明了新方法,用膠帶反復粘被剌的皮膚,據說可以把毒毛粘掉,減輕疼痛。不過這方法,我可沒試過。(完) >>>更多美文:原創散文
- Oct 21 Mon 2024 11:43
讓生活均勻愛情的不公平
遙望平疇數里煙,群山環抱翠無邊。 小溪似帶稻粱肥,平路如砥車馬喧。 場舞黃昏樂奏歡,田園處處秀景觀。 樓房錯落如新市,續譜康莊致富篇。 ——題記 從祥云間流下的一縷陽光,驚艷了古樸美麗的布依村寨,村寨一如風韻十足的女子,在歲月的流逝中蛻變,盡顯她動人的風情。黃昏,高亢遼遠的銅鼓聲拉長了村寨的麗影。 貞豐縣龍場鎮有一個古樸的布依族村寨——對門山。對門山四周青山環抱,環境宜人,村民保留著濃厚的布依族文化。該村至今保存有兩面唐末靈山型雌雄銅鼓,是布依族最為珍貴的打擊樂器,“布依銅鼓十二則”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走進對門山,村寨建設讓人眼前一亮,嶄新宏偉的寨門巍然矗立在眼前,穿過寨門,廣場上圍繞四周的是別具一格的“銅鼓”、浮雕墻、文化墻、長廊涼亭、球場。村寨間串寨路連著家家戶戶,也連結著村民們的情感,青瓦白墻式的布依族民居掩映在青山綠水中,美輪美奐,只需一眼便是萬年。 穿行村寨間,村寨或村民房屋的圍墻上畫了獨具濃郁民族風情的文化圖,還書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謝共產黨”“幸福村寨”等內容的字畫,好一派鄉村美景! 對門山村無處不是美景,一山一水、一瓦一房、一草一木、一字一畫流動著逼人的靈氣,那悠揚而遼遠的銅鼓聲是村民質樸美好的心靈之音,是幸福生活的清音。正因為對門山村的秀容如此深邃,僅此一眼便讓人一見傾心、難以忘懷,所以你無法想象她昔日的容顏。據該村黨支部書記余雁偉介紹:村寨以前的房屋是破舊的老房子,有的房子如遭暴風雨狂襲,瓦片被卷落,雨水便滲進屋里,鞋子就像汪洋里漂浮不定的小船。而且村里的路都是泥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在縣有關部門和鎮黨委的幫助指導下,村里結合村情民情,以抓環境美化、文明提升、文化引領為切入點,走“整治”與“建設”相結合之路,群策群力,攜手讓村寨蛻變——換新顏、露笑臉,實現村莊美、村風和、村民樂的目標。 對門山今非昔比,不僅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而且精神風貌也大為改觀,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數”。余天倫家是對門山村平安家庭示范戶,新穎別致的農家庭院讓人眼前一亮,房前有水、屋后有山、檐下有亭,高山流水、絲竹悅耳,靜心怡情,好一派田園風光!人民生活富裕了,居住條件極大改善,舊貌換新顏。“高速油路穿村過,汽車開進村子來,田間地頭機耕道,出門走路不濕鞋,房改項目造新居,農家庭院靚起來。”這首歌謠道出了對門山村村民的心聲。這一切正是對門山村“四在農家”創建、新農村發展的真實縮影和寫照,村容村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真正體現了“富在農家增收入,學在農家長智慧,樂在農家爽精神,美在農家展新貌”。 對門山,這個布依族聚居的寨子,銅鼓被布依族人敬若神靈,年年施祭,歲歲禮拜。它是布依家族的傳家寶,是權力、財富、氏族團結的象征,擁有崇高、神圣的地位,也是布依族人世代相傳的特殊樂器。銅鼓始終與布依族的生活、文化聯系在一起。對門山村曾出土一面銅鼓,經考證,是貴州少數民族中唯一的一面屬兩廣類型的靈山型銅鼓。銅鼓分雌雄,對門山村余氏家族至今仍在使用的雄鼓是唐末年間傳下來的,通高35.5厘米,面徑55厘米,重達23公斤,鼓面上的花紋已經模糊。雌鼓28公斤,有600多年歷史。據余雁平介紹,銅鼓上的花紋有著特殊的含義,中間十二角星形圖案代表十二地支,鼓面邊沿有四個小突起,代表年月日時四柱,這是余氏銅鼓不為外人所知的特有密碼。 每逢寨子里的喜慶節日、婚喪嫁娶等,銅鼓都會一次又一次奏起,遠至數公里外的地方都能聽到它清脆的鼓聲。每當銅鼓奏起時,男的一排,女的一排,歌詞則隨心而唱,打擊者根據不同的情況奏出不同的調子,用節奏來表現喜怒哀樂。只要銅鼓一奏起,不僅是布依族,附近的各族鄉親都會前來湊熱鬧。農閑時節,村民們還自發圍坐的廣場上,唱著山歌、彈奏起樂器。新農村、新風貌,一幅幅和諧美麗的畫卷在這里徐徐展開。 對門山村的容顏秀美,村風和美,村民們互敬互助、相處融洽,但凡村寨哪家辦事,全村村民鼎力幫助、不留余力,至始至終。每逢哪家殺年豬時,全村村民便歡聚一堂,共享幸福。對門山村莊美、民族文化美、村民更美,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用勤勞的雙手耕耘歲月,描繪美麗的圖畫。牽著親情的雙手,拽著生活的絲線,挽著好客的胳膊,拉著幸福的衣袖,扯出溫馨而醉人的風景。若你走進村寨,你會發現空中的裊裊炊煙也別具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熱情好客的村民會宰殺家里圈養的雞、鴨,生起柴火,用一顆滾燙熾熱的心為客人烹制人間美味。那一縷縷炊煙是熱情、喜悅、溫馨的情感傳達,它們如同沁水一般,從窗戶縫里、門縫里、煙筒里汩汩冒出,不可阻擋、激情四射,淳樸的民風如灶里燃燒的柴火生生不息。 對門山村的傍晚是一幅最溫馨、動人的“暮晚圖”,每天傍晚,村前的文化廣場,都會聚集或多或少的村民,老人們圍坐一起閑話家常,推開心軒面廣場,一杯小酒續萬事。盡管歲月之犁在他們的臉上犁下深深的溝壑,但那些溝壑卻是最分明、最美麗的線條;年輕人排練以“銅鼓十二則”為主要內容的民族舞蹈,以此傳承民族文化,男的擊鼓,女的舞蹈,銅鼓聲的高亢與女子的柔美和諧相融,相得益彰;而村里的中老年婦女在廣場上翩翩起舞,舞動生命;小孩兒們也樂在其中,有的在廣場上玩陀螺,有的丟沙包,有的牽著小狗、小貓在一旁觀看,談笑聲、銅鼓聲、音樂聲、陀螺的轉悠聲,聲聲入耳、聲聲入心,聲振林木,小狗、小貓竟不懼怕,它們按捺不住自己,也融進了自己的動人之聲,人與動物的和聲是怎樣的和聲啊?完美、和諧,是流動在心中的天籟。 走進對門山,濃郁的民族氣息和新風撲面而來,柔柔地拂在臉上,吹開了幸福的花。歲月驚艷了古樸美麗的布依村寨,銅鼓響起幸福的清音,一顆勞頓的心,凝神諦聽村寨的幽靜,靜而凈。 聽,銅鼓聲從遙遠的村寨響起,遼遠而高亢,一個淳樸堅毅的民族將銅鼓奏響,歷經風雨的銅鼓見證了村寨的蛻變,傳承了一個民族的文化,折射了一個民族的靈魂:奮進、樂觀、團結。鼓聲從遙遠的村寨響起,在靈魂深處跌宕,在心靈深處回蕩,聲聲不息。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龍場人,我為對門山村的秀容、豐富的精神、和美的村風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而倍感驕傲,她是我心中最美的村寨,是龍場鎮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寫不出深情的文字和像樣的詩句去詠嘆她,惟愿她乘著社會主義的翅膀,借著新農村建設的新風,飛得更高、更遠。 村寨遍地皆為詩,鄉間花木綻新枝。朝飛暮卷云霞舞,人文盛境令我癡。 >>>更多美文:游記散文
- Aug 05 Mon 2024 12:05
一試成主顧:8款螺螄粉推薦品牌大排名》 三峽柳州螺螄粉哪裡買的到
螺螄粉的起源故事
描述螺螄粉的起源,似乎就像在領略一個古老而又充滿當地異國風情的故事。
根據多年來的傳講,螺螄粉可追溯到越南中部的一個名為聖堂義的小鎮。這地方就像一個瑰寶,擁有豐富的海產資源,當地人發現在炎熱的氣候下,一道由海螺熬制的燒麵湯可以有效對抗酷熱,後人稱之為”螺螄粉”。
- Jul 27 Sat 2024 06:39
一試成主顧:8款螺螄粉推薦品牌大排名》 三峽好歡螺螺螄粉哪裡有賣
螺螄粉的起源故事
描述螺螄粉的起源,似乎就像在領略一個古老而又充滿當地異國風情的故事。
根據多年來的傳講,螺螄粉可追溯到越南中部的一個名為聖堂義的小鎮。這地方就像一個瑰寶,擁有豐富的海產資源,當地人發現在炎熱的氣候下,一道由海螺熬制的燒麵湯可以有效對抗酷熱,後人稱之為”螺螄粉”。
- Jun 14 Fri 2024 12:23
品味獨特:8款螺螄粉中的隱藏冠軍》 三峽十里螺香螺螄粉哪裡買
螺螄粉的起源故事
描述螺螄粉的起源,似乎就像在領略一個古老而又充滿當地異國風情的故事。
根據多年來的傳講,螺螄粉可追溯到越南中部的一個名為聖堂義的小鎮。這地方就像一個瑰寶,擁有豐富的海產資源,當地人發現在炎熱的氣候下,一道由海螺熬制的燒麵湯可以有效對抗酷熱,後人稱之為”螺螄粉”。
- May 21 Tue 2024 04:08
2024年螺螄粉推薦大評比:8款最佳選擇》 新莊瘋狂螺螄粉哪裡有賣
螺螄粉的起源故事
描述螺螄粉的起源,似乎就像在領略一個古老而又充滿當地異國風情的故事。
根據多年來的傳講,螺螄粉可追溯到越南中部的一個名為聖堂義的小鎮。這地方就像一個瑰寶,擁有豐富的海產資源,當地人發現在炎熱的氣候下,一道由海螺熬制的燒麵湯可以有效對抗酷熱,後人稱之為”螺螄粉”。
- May 18 Sat 2024 18:04
決戰美味:8款精選螺螄粉品牌,哪款最出色?》 台東瘋狂螺螄粉哪裡買
螺螄粉的起源故事
描述螺螄粉的起源,似乎就像在領略一個古老而又充滿當地異國風情的故事。
根據多年來的傳講,螺螄粉可追溯到越南中部的一個名為聖堂義的小鎮。這地方就像一個瑰寶,擁有豐富的海產資源,當地人發現在炎熱的氣候下,一道由海螺熬制的燒麵湯可以有效對抗酷熱,後人稱之為”螺螄粉”。
- Jul 28 Fri 2023 21:01
彰化食品模型客製化推薦 》健康烘培麵包模型 全麥麵包 無麩質麵包 雜糧麵包食物模型製作推薦
臺南食物模型客製化推薦:擬真度最高,值得信賴的製作團隊
視覺上的味覺盛宴
對於美食,我們往往先以眼「饗」為快。一道精緻的料理、一塊質感濃郁的巧克力,它們的吸引力首先來自於視覺的饗宴。
各種繽紛的色彩、豐富的紋理、創新的造型,都是觸動我們味蕾的先鋒。而這正是我們服務的核心所在——將美食的視覺體驗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地。
- Jul 26 Wed 2023 05:31
新北飲料模型設計推薦 》櫥窗展示大型壽司模型食物模型日韓料理模型仿真食物模型製作推薦
臺南仿真食物模型設計推薦:擬真度最高,值得信賴的製作團隊
視覺上的味覺盛宴
對於美食,我們往往先以眼「饗」為快。一道精緻的料理、一塊質感濃郁的巧克力,它們的吸引力首先來自於視覺的饗宴。
各種繽紛的色彩、豐富的紋理、創新的造型,都是觸動我們味蕾的先鋒。而這正是我們服務的核心所在——將美食的視覺體驗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地。